“旗”妙人生 斜杠设计师余婳

余婳笔下的旗袍,连续4年获邀参展全球旗袍日,展品获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图:pbemedia)

香港海关关长何佩珊简约优雅的旗袍礼服、人气玄学家七仙羽的活泼旗袍,应届港姐拜年穿的古典风旗袍……这些风格多变的旗袍设计,全都出自著名设计师余婳。

说她是斜杠(slash)设计师并不为过,她拥有自己的旗袍品牌,设计厉害到连续4年获邀参展全球旗袍日,展品获中国丝绸博物馆永久收藏。

有“制服天后”之称的她,曾为本港数10个品牌设计制服,包括2008北京奥运马术比赛服装,不少非服装商品亦出自其手笔,最新作品是万希泉的“桃花燕遇”陀飞轮腕表。

20年的设计生涯,余婳赢得50多个设计艺术相关奖项,2011年更获选香港10大杰出青年。她从不相信怀才不遇,“好的机会把握不到,往往是因为能力不足,才会错失,有能力、准备足,总有一天会受赏识。”

余婳之“婳”,意为娴静美好,出自《红楼梦》的姽婳词。如此考究的名字,原来只是母亲的神来之笔。“妈妈生我的时候,尚未知道腹中这块肉的性别,本来只取了男孩名字,到发现是女孩,刚好手边在看《红楼梦》,便以婳为名,后来亦成为我的旗袍品牌名字‘婳 Mary Yu’。”

与艺术和文学结缘,亦始于余母。出生于云南,一岁父母离异,由母亲独力抚养的余婳,8岁随母来港,物质条件谈不上富足,但家庭教育绝不马虎,美术天赋尽现,更是余母刻意培育的成果。

想当然/做设计师

余婳2、3岁时,母亲外出工作,眼见她无所事事,便提供纸笔 她画画消磨时间,她画 画 ,在云南读小学一年级时,一幅关于插花的画作入选了日本奈良画展,“妈妈的教育,一如对待古代的千金小姐,琴棋书画、绣花、象棋、古筝、唐诗古文,统统都有。”她打趣说,儿时一度以为自己活在古代,没想到这一切日后成了她的设计养分。

(图:pbemedia)

余婳的7年中学生涯,美术科统统考第一,之后在理工大学修读时装设计,硕士也是读设计。她自小立志从事艺术工作,长大了找工作,也没有以追逐财富为首要目标,成为设计师似乎是理所当然。

“没有妈妈的支持,相信我也难以成为设计师、艺术家,妈妈一直鼓励我按自己心意追求理想,而非追逐金钱,但我仍要一边养家、一边追梦,确实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设计行业靠作品说服雇主及客人,余婳累积经验与作品的时间,比其他毕业生早。那些年,别人还在思考周末到哪里玩,她已经开始兼职赚钱养家,“大学一年级第2个学期,我要存钱交学费,胆大应征需要有1至2年经验的针织设计师,当然我什么都没有。”

要够胆/追求机会

余婳记得当时的老板跟她说:“‘妹妹,你不读紧书,做什么来找工作?’她接着打开文件夹,向我说‘做这份工需要画这些图’,但我没有被她吓退,连忙推销自己说我连续7年美术考第一,只要你肯教我,我就会学。”

这个老板最后真的录用了初出茅庐的余婳:“老板跟我讲,决定请我,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是从来都没见过年轻人如此主动。”余婳从这份工作开始累积工作经验,大学年代,高峰期试过一边上学一边打3份工,周末还要北上兼职。

余婳说:“有次我从广州做完兼职,搭大巴返香港,遇上塞车,原本3小时的车程,变成4小时,错过吃饭时间,饿到头晕眼花,望住窗外的月光,觉得自己好可怜。刚好隔离有乘客食饼干,虽然冒昧,也忍不住问对方讨饼干充饥。”

有了大学时期累积的客源,加上抱持“饿不死就OK”的心态,她一毕业就创业,探索自己的设计风格及喜好,涉猎的设计类型,远比打工一族丰富,牛仔设计、婚纱设计、男装、女装、童装、手袋、针织及毛衣,亦一一尝试。

创业不久,余婳从众多竞争者中,先后胜出荣华月饼制服设计比赛,及2008年奥运马术服装设计比赛,令她知名度大增。后来她续设计多个品牌的制服,客户包括池记云吞麵、吉野家、香港木球港队、香港龙舟总会、香港杰出青年协会、香港华润集团、荣华饼家、屈臣氏蒸馏水、香港眼科60周年等等。虽然从没卖广告,但余婳的制服设计生意仍客似云来。

“从事制服设计之后,希望能够为制服赋予新的定义,制服其实不是廉价服装,是Group Fashion,是可以精致并且体现企业精神的服饰。”余婳的制服设计不仅讲究功能,她还有一个愿望,“希望穿制服的人不要觉得只是穿着工作服,能够自豪地穿着制服。”正如海关关长的官式礼服,余婳同样贯彻制服设计理念,融入女性、旗袍、纪律的概念,达到端庄优雅。

不仅旗袍及制服,余婳(右)也曾设计雨伞。(图:pbemedia)

说她是斜杠设计师,因为余婳涉足的设计不止服装,手表、珠宝甚至产品包装都有涉猎。她曾获邀担任国酒茅台集团出品“6°茅台香型有气果酒”的艺术总监及设计师,因应年轻市场设计品牌、标志、包装。该项目更获得中国2016 INNOBRAND品牌创新大赛海外赛区亚军。

去年,她继2015年后再度与著名手表品牌万希泉合作,联同Yuan Jewelry推出“桃花燕遇”陀飞轮腕表,设计以《山海经》中、燕子桃花的故事为灵感,象徵燕子到来,春天桃花盛开,疫情尽快过去。

以旗袍/传承中华文化

“美感是共通的,在我而言,不仅仅是设计师,也是一个艺术家,跨界设计只是体裁不同,解读美的语言还是一样。”对于跨界设计,余婳如此解释。

这就是余婳相信没有怀才不遇的理由,“好的机会把握不到,往往是因为能力不足,才会错失,有能力、准备足,总有一天会受赏识。”

对于钟情旗袍设计,余婳说是奇妙的偶然:“曾经有两个团体邀请我设计旗袍,一个是柴湾青年广场,当时赞助3位少女,穿旗袍跳hip hop。另一个是‘爱在黑暗中找美’,赞助6位失明母亲在母亲节穿旗袍。”余婳说,那位失明女士穿上其人生第一件旗袍时的笑容,为她带来莫大的感动。

后来获裕华国货邀请,余婳开始思考跳出舒适圈,从按客户需求设定,到建立自己品牌,以旗袍为媒介传承中华文化,“品牌设计讲求融合与突破,结合中国文学色彩,亦有原创手绘印花、有Lace,甚至牛仔布。”

谈到旗袍,只想起《花样年华》的张曼玉,现实中没有太多机会穿 。余婳却说,华人女子可以在不同阶段穿3次旗袍,呈现女性美,“18、20岁,能够穿出青涩与青春;3、40岁,旗袍能够彰显女人味、优雅气质;5、60岁的熟龄女子,呈现雍容华贵、典雅的成熟美。”

对于旗袍,余婳说:“目标不只追求优雅,希望未来能够将旗袍年轻化、常服化。”

疫境造就/进修增值

疫情已经持续超过2年,从飞往各地参展到留在香港。余婳说,疫情之下,比赛、展览仍不绝,但零售生意一落千丈,目前将重点放在online marketing(线上推广)。面对如斯不景市道,余婳分享的抗疫妙招——进修增值。

因为疫情,余婳一次过满足9个愿望,完成过去因工作繁忙而被搁置的兴趣班、各种新知识的研习,包括翡翠鉴证、瓷画、烹饪、动漫figures、相片影像设计编辑软件,亦为照顾长期病患的母亲修读护理课程。

为了提升旗袍的独特性与设计,余婳的进修规划更涵盖绣花,务求将绣花美学运用在旗袍之中,还有向大师学习花纽制作。

※ 本文经pbemedia.com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标签
  • Mary Yu
  • 余婳
  • 热门 Discover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