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不够水,体内的水分不足,血液的流量和血压平衡都会受影响。
不过,喝水也有讲究。在正确的时间点为身体补充水分,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图:Pexels)
4个喝水的最佳时机
在中医理论上,喝进去的水是通过肺、脾、肾来协同作用,将水分输布到全身来合理运用,再将代谢过后的尿液排出体外。在一天当中,有以下4个时间点是最需要补充水分的:
起床时
睡了一整夜没喝水,血液会变得粘稠,可以在起床时喝300至500cc的温开水,可促进血液循环。
9am至11am
此时适量喝水,可以帮助身体有更好的消化吸收,让气血能传输濡养器官组织,维持大脑的清醒与运作。
1pm至3pm
此时适量喝水,可以滋润通畅小肠,进而减轻心脏的压力,使心血管的循环更加顺畅。
3pm至5pm
这段时间是一天主要喝水的时间,此时喝水能有效帮助膀胱经的气化,濡养五脏六腑,帮助肠道蠕动,利于人体的杂质排出。

(图:Pexels)
水要这样喝
1 按时补水:养成按时补充水分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2. 慢慢喝水:喝水时应该一口一口地慢慢吞入,才能更直接吸收;大口快喝反而不容易吸收,还会造成频尿。
3. 少喝冰开水:冰开水会降低体内脏腑的温度,影响正常的机能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