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三带黄金甲】《风起陇西》:三国版无间道,是创意还是恶搞?

改编自中国畅销作家马伯庸同名小说,叙述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的事迹,但着眼的并非烽烟四起的战场厮杀,而是国与国之间的情报谍战,虽兵不血刃,但凶险程度实不逊于两军对峙、戎马相见后的刀光剑影。

三国名将辈出,脍炙人口,《风起陇西》也不是关于刘关张、黄忠马超赵子龙、曹操孙权吕奉先,而是两位名不见经传、情同兄弟的小人物,在乱世中求存,为复兴汉室而慷慨捐躯的传奇故事。

讯息量大,人物繁多

据报道,《风》在央视连两集首播,收视溃败,单是从第1集到第2集就跌了一倍左右,下跌之速、猛,让人傻眼。

平心而论,前两集的确不好啃,一来开首剧情就围绕历史战争事件,且几乎都是官员将领在谈公事的画面,讯息量很大,趣味性不高。

二来更严重的是出场人物繁多,90%以上男性角色,发型头饰全都雷同,还留着一脸差不多胡子,服饰无论官服、便服、军装亦相差无几,加上又几乎都是深暗色系(除了诸葛亮有得穿一身白),别说脸盲症,记性好的观众恐怕也觉得挑战性很高,连出场人物都搞不清楚,试问哪还有心思兴趣追看?

我对三国历史和演义算略知一二,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代背景问题,但前两集还是吞得有点吃力,仅到第2集中段已想过弃坑。不过若能挨过两集,就会倒吃甘蔗,越看越有味。

其实剧组也算贴心了,都会在人物出场时打上字幕,提示名字官衔,而且不只是初登场有此待遇,过后再次出场也还是会善意提醒。

要是还嫌眼睛追不上字幕的速度,就只好出最后一招了——拿遥控器定格画面吧(我就是这么做的)。

诸葛北伐,街亭失守

刚说过的《风》开篇历史事件,就是演义中著名的诸葛亮挥剑斩马谡。

《风》背景设在曹操、刘备、曹丕相继逝世的三国年代,蜀国皇帝已由刘备那小名阿斗的儿子刘禅继位。

刘备死前跟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自此,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与托孤之情,鞠躬尽瘁,矢志在有生之年一统中原,光复汉室。

刘禅登基后5年,诸葛亮养兵千日,即上书《出师表》,领军北伐,攻打曹魏。他将街亭这个关键战略地区交给了参军马谡,可惜马谡自大,不按诸葛亮调度执行,又不听副将王平劝告,在曹魏大将张郃来袭后溃不成军。

马谡还弃军脱逃,独留王平与千人死守。街亭失利导致北伐失败,回到汉中后诸葛亮遂斩杀马谡以正军纪守军令。

《风》的故事就在马谡被斩之时展开,不过却改编成街亭之失乃因潜伏魏军中的间谍捎来的情报失误所致,借此引发绰号“白帝”的蜀国王牌间谍,与别名“烛龙”的魏国高级特工之间的谍对谍斗法。

换句话说,《风》其实就是三国版无间道。

现代军事概念,古代谍报组织

有间谍,当然就有他们隶属的情报机关,就类似美国的CIA和前苏联的KGB。《风》的故事主要以蜀汉为主,因此蜀国情报部门也设计得比较详细。

剧中的“司闻曹”就是蜀国情报大本营,总负责人是曹掾冯膺。司闻曹旗下有:
司闻司:负责训练、安排、派遣游枭(就是间谍)到敌方潜伏刺探。主管是司尉阴辑。

军谋司:负责搜集与分析情报。主管是司尉高堂禀。

靖安司:负责国内反间。主管是副司尉荀诩。

至于魏国的情报机关就简单得多了,部门名“间军司”,主管是司马靡冲。

搞清楚了小说作者马伯庸杜撰出来的古代间谍组织,要入戏就容易得多。

或许你会问,三国时代哪来谍战啊,这不明摆着瞎掰吗?没错,马伯庸当初撰写这部小说的原意,就是试着将现代谍战系统放到东汉末年分三国的时代,当中不乏恶搞意识。

如果你能接受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虚构故事,应该就不会排斥《风》,它的不同只在于穿越的不是现代人,而是现代的军事概念。

局中局,计中计

如果你喜欢谍对谍,喜欢无间道,喜欢烧脑,喜欢猜猜猜,喜欢看机关算尽,《风》肯定是你的菜。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挨过前两集,就会守得云开,因为之后的情节发展,都聚焦在人物之间的计谋争斗。

角色占尽谋略上风时意气风发,遭遇反间时捏一把冷汗,还有棋差一着时如何亡羊补牢,螳螂捕蝉之余又是否有黄雀在后;凡此种种,都极为引人入胜。

剧情也加入了兄弟情谊、夫妻情深、男女情愫等情感元素,更加深了家国与个人、大局与情义之间何者为先的矛盾冲突与心理挣扎。

各种局中局、计中计,巧思部署,环环相扣,反转又反转,非到最后一刻,都难盖棺论定,这种看《风》时完全无法让脑子放空的压力状态,其实正是本剧乐趣所在,存粹就看你好不好此道。

陈恭

出场时是魏国天水郡主簿,其实是从蜀国混入魏营的间谍,代号“白帝”。历史上东汉末年有此人物,但与《风》剧里的无关。

陈恭身份扑朔迷离,不仅必需在蜀魏之间周旋,也是蜀国内乱的夹心人,无时无刻都得打起十二分警戒精神,因为只要一句话说岔,一个行动做错,就是杀身之祸。

他最终一手安排自己走上绝路,一句“我累了”,让人深切感受到他的心力交瘁。陈恭在《风》剧里是一个悲剧英雄,也是最可怜的人。

陈坤饰演陈恭,大概是不熟中国演员的观众,全剧最认得的面相了。陈坤的阴柔气质,很适合演绎心事重重、郁郁寡欢,唯独他讲话总有一种奇怪的语气和语速,虽说是特色,但有时听了会蛮出戏。

荀诩

靖安司主管,负责追查白帝叛变真相。两点要吐槽:在路上救了杨颖(就是Angelababy)饰演的乐伎柳莹,随便就把人家带进城,还免除搜查,入城后也不核查她身份……我就问:你靖安司不就负责反间的吗?这么轻易相信一个半路邂逅的陌生人,看到美女立马将情报人员应有的警戒心都抛到九霄云外这样对吗?若柳莹有杀荀诩之心,老荀早就不知死几百次了。

街亭失守,归咎于情报有误,白帝给假情报的叛变嫌疑最大,但结义兄弟荀诩坚决相信另有隐情,相信陈恭清白。

如此肝胆相照的情谊,到后来却瞬间瓦解,荀诩突然又认为陈恭是魏谍,带齐人马逮捕他。好啦,人抓到下狱了,荀诩冷静地想了个把月,又推翻了之前的认定,猜测一切都是陈恭的计谋……

我就问:这么摇摆不定又冲动的人,可以管理靖安司?蜀国的情报机构是有多不靠谱啊?

饰演荀诩的白宇,就是《沉默的真相》里那为了一个案子付出7年时间和一切的检察官江阳。据说白宇曾因荀诩太像江阳而婉拒演出,事实是无论性格、行为、遭遇,荀和江还真是如出一辙,我也的确是在看着《风》的荀诩时,脑子就浮现《沉》的江阳样子,且挥之不去。

诸葛亮

全剧里观众最熟悉的三国人物,未出茅庐就预测天下三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这位三国时代智商爆棚的神一般存在的绝世高人,在《风》剧里不断策划北伐,并付诸行动,虽然一切仿似智珠在握,却还是数次出现了令人费解的不智举止。

主宰敌营情报刺探的司闻曹,主管是冯膺,其实背后负责人是长史杨仪,他也是诸葛亮的心腹。

第一次北伐,杨仪在一众将领跟前信誓旦旦打包票,说白帝提供的情报确定无误,结果情报失误导致街亭失守。我就问:如此该斩的难道不该是杨仪,为何是由马谡来背这战略失策的黑锅?

更离谱的是,参军李邈只是站出来进言劝谏别斩马谡,诸葛亮就听从了当初给错情报的杨仪谗言,将李邈革职废为庶民,请问孔明心胸是有多狭窄?

因为《风》讲的是谍战,间谍行动成了战争主力,连诸葛亮也一再认证司闻曹的重要性是“重中之重”,但从头到尾杨仪和冯膺却一直在诸葛亮背地里行事,两人交谈中也不断提及一切布局都是丞相不知情的。

而诸葛亮居然也就懵懂地被蒙在鼓里,请问这是要颠覆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是要显示武乡侯用人不疑的宽大胸怀,还是要突显司闻曹高层的手段了得,连神人上司都可隐瞒不报?

意外身份,格局变小

《风》最大问题,出现在陈恭揭露他双面间谍身份之后,这一着虽颇出意外,却同时让之前发生的一切变得不合理。

如果陈恭既是冯膺安插在魏营的棋子,同时又是魏国刺史郭淮的杀手锏,那照理陈恭应该知悉双方很多绝密情报,包括知晓两边的游枭,以防在执行任务时误中副车,错害自己人,如此一来,那第一个烛龙的身份根本就不会是秘密。

陈恭无论是与靡冲一起去执行任务,或混入五仙道找弩箭图纸,都充满太多不确定性,沿途计划生变死于非命的几率太高。

反正啊,就是双面间谍的反转效果很好,但无法为其之前种种行动自圆其说。
原以为《风》是关于蜀魏的情报斗争,会看到两国最终谍对谍大战,但到最终,原来只是杨仪等人针对反对北伐的蜀国大将军李严而发动的“内战”,格局竟然从大转小,始料未及,也失望之极。

对白现代,灯火昏暗

《风》有一个被多人诟病的问题,就是对白过于现代口语,甚至还出现网络用语。

尤其是官员、间谍之间的对话,如“出外勤”、“开晨会”、“专案小组”、“损失评估”、“排查工作”、“案情分析”,甚至还有“干货”、“给面子”这类词语说法,要是不看画面,会以为是播放着一出时装剧。

在穿越剧中出现这类现代白话对白无可厚非,也是一种趣味,但在《风》这样的正式正经古装剧里,就变成不伦不类的恶趣味了。

至于同样被观众嫌弃的画面太昏暗及为何不打灯,看得到很辛苦。

个人倒是觉得阴暗度还算合理,毕竟在那个时代,没有自然光的话,就只剩零星烛火充作照明,昏暗一点其实自然,也符合实际情况。

如果蝙蝠侠的暗都能接受,这个根本没什么大不了吧。

相关标签
  • 专栏:黄金三甲
  • 风起陇西
  • 满城三带黄金甲

    黄金三甲 - 网络与社媒重度使用者,热爱娱乐产业,主张玩物尚志。终身以文字为伍,在网络平台笔耕小说影评,于部落格脸书随谈漫画书籍,贯彻妄想,乐此不疲。

    FB: 黄金三甲妄想国度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