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礼拜堂和博物馆重开 展出军官为爱妻所写日记

战俘写给远在非洲妻子的日记,以及女战俘合力缝制的薄被,这些都是日据时期被关押在樟宜监狱的战俘和无辜市民留下的珍藏品。樟宜礼拜堂和博物馆将在本月19日重开,展出114件珍藏品。

战俘写给远在非洲妻子的日记,以及女战俘合力缝制的薄被,这些都是日据时期被关押在樟宜监狱的战俘和无辜市民留下的珍藏品,将于本月19日在樟宜礼拜堂和博物馆展出。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文告指出,2018年闭馆的樟宜礼拜堂和博物馆已经完成翻新工程,将在5月19日重新开放,公众可以从中了解日据时期被押在樟宜监狱的战俘和无辜市民的生活,他们所面对的挑战,以及最后重获自由的心情。

翻新后的樟宜礼拜堂和博物馆划分八个展区,展出114件珍藏品,每一件展品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樟宜礼拜堂和博物馆将展出军官思念爱妻写的日记(左),以及女战俘缝制的薄被。

图: 朱静盈

战俘思念爱妻 写日记藏地板下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高级策展员Iskander Mydin表示,透过战俘留下的珍藏品,民众可以了解他们的经历和生活。

当年一名军官Arthur Westrop留下的日记,里面写满了给远在非洲的妻子的书信,内容是在牢狱的生活日常,尽显思念妻子的心情。他偷偷把400页的日子藏在牢房地板下,才没有被日本军发现。

Iskander Mydin也透露,狱中聚集来自各个阶层的民众,出生背景较好的人一开始不愿意做粗活,时间久了才接受自己和别人的处境。当时的日军几乎是让他们“自生自灭”,没有给予任何资源。战俘们只能依靠椰树、竹子和自然资源,想办法亲手制作牙刷、碗、薄被等生活必需品。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高级经理杨莉莉指出,那段岁月里,战俘们一共制作出多达3万支的扫把和牙刷。

日军绘制的新加坡地图,曾刊登在日本的报纸上。

图: 朱静盈

小小牢房要挤四个战俘

除了战俘留下的珍藏品,杨莉莉也列出另两个不可错过的亮点,即模拟牢房,以及樟宜礼拜堂。

当年一间牢房必须住四个人,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战俘如何挤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只能透过小窗观察日夜变化。

樟宜礼拜堂的正中央挂着当年军官用炮弹壳制作的十字架,Iskander Mydin说,战俘的生活十分艰苦,礼拜堂让他们心灵上有个寄托,熬过艰难时期。

翻新后的礼拜堂上方,半遮盖的屋顶垂吊着598根木条,纪念在日据时期牺牲的战俘和无辜的市民。

樟宜礼拜堂是战俘的心灵寄托,陪伴他们熬过艰难时期。

图: 朱静盈

樟宜礼拜堂和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星期二至星期天,早上9点30分至下午5点30分。

由于2019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樟宜礼拜堂和博物馆将采取严格的安全距离措施,限制每日的参观人数。

民众可以在5月17日中午12点之后,浏览 https://www.nhb.gov.sg/changichapelmuseum,上网预订参观时间,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免费。

樟宜礼拜堂挂着当年军官用炮弹壳制作的十字架,半遮盖的屋顶上方垂吊着许多木条,纪念牺牲的战俘和无辜的市民。

图: 朱静盈

相关标签
  • 樟宜
  • changi
  • 国家文物局
  •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 热门 Popular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