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饮食青春期的社会 没人告诉你只能当个吃货

李明璁,台北人,社会学者。 除了任教于北艺大也因缘际会主持公视节目《我在市场待了一整天》,记录下台湾市场里浓厚的在地人情故事,节目获得第55 届电视金钟奖三项奖项。 现今走在市场里,因爆炸头外型易被认出,常被民众误认是要来拍节目。(图:小日子)

李明璁

沿着万华艋舺一路延伸到士林天母的台北西区,有我成长的路径。 最深刻的记忆是被阿公阿嬷从艋舺批发完童衣后,再被带到三重的市场街边摆摊,我就像个小招财猫活广告牌般看着人来人往,街市的喧闹、食物的气息从此印烙在我的童年意识里。

又再大一点时,我的青春期随家人住在士林夜市的妈祖庙附近,只要一到夜晚整个街巷摩顶放踵,我和朋友总是开玩笑说这里人多到连走路都不用走,算是真正亲眼见证过士林夜市最辉煌的时期。

正因为成长的机缘,让我跟所谓的传统市场、夜市市集、或是所谓的街边小吃(Street Food)感到很亲近,总有一种奇妙的连结。

幸运的是,台湾社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保留了这些市集小吃,他们如今仍蓬勃地在我们生活的街区转角边存在着。 再加上历史、移民等因素,让台湾的饮食文化在近百年来受到无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浸融,你可以吃到包肉松的花寿司、吃到已自成一格与流派的牛肉面,我着迷于那汇聚在食物里的文化能量,尤以众人所说的B 级美食,更是我情钟之处。

(图:小日子)

但我们家其实并不是对吃多讲究或多挑剔的家庭。 或许是在成长环境下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与文化资本,再加上双亲都是劳工阶级,对他们来说,三餐就是求个温饱,健康均衡足矣。 如今的我也会很谨慎地看待讲究这二个字。 对我来说,不要因讲究给限制住了去尝试各种味觉的机会,我们很容易会因为讲究,无形中竖立起一种界线,或一种结局。 试着把自己打开,多一点点自由,是我如今在面对饮食选择时的心态。

当然,在小吃里讲究的“细节”仍是美味成败的关键。 但这里所指的细节并不代表是近乎苛刻地吹毛求疵,更是一种欣赏且尊重做吃的人对自身工作的自律,在我看来,如果店长/料理人是细心地对待每个环节,即便是再常民可得,其美味程度与心意并不会亚于高端餐饮里的料理。

(图:小日子)

我近期最有印象的是位在高雄盐埕区的阿财鸡丝面。 一反众人常吃的汤鸡丝面,在这里干面才是主流,像是直球对决般,在简单的调味下,更能聚焦在面体本身的香气与嚼劲,从他们煮面的流程,火候时间、沥水甩干淋油,动作毫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上桌时还会提醒你赶快将面拌开才好吃,处处是细节,怎么能不好吃? 还有嘉义东市场烟气弥漫十足戏剧性的牛杂汤,一家人细腻分工包的网丝肉卷...... 真的说不完。 (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台湾人的确爱吃,在吃上的追求也造就了如今饮食环境上的多元丰富,但也一体两面地可能同时挤压到其他非食物以外的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就像是身处在一个转大人般的社会,仍是青春期的我们亟欲去主张自己跟上一代不一样了,会过分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卯起来吃,用吃来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我在市场待了不只一整天,看到台湾也不只有美食,还有这么多这么珍贵的人情事物。 我们还是会在节目中介绍吃,但从食物中又能投射出各种不一样理解的可能性,提供大家未来自己去探索的机会。 我承认,我们都是吃货,但也没有人告诉你“你只能是吃货”,吃能带来幸福,但应该也还有很多别的事物一样拥有这样的功能,那会是什么?

青少年不会永远一直是青少年,这个社会也不会只停留在这,而我们终究会在吃的这件事情上往前更迈进,我是很乐观的,也期待能见证这一切。

(图:小日子)

文:HaoHaoLin
图:张纪诠

※ 本文经小日子提供授权本网站刊登,未经授权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标签
  • 小日子
  • 李明璁
  • 台湾
  • 市场
  • 传统夜市
  • 夜市市集
  • 街边小吃
  • 小吃
  • 热门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