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器
当初会来恒春的原因单纯得有点傻气,因为喜欢海也喜欢潜水,大学毕业前我就搬了下来,过着一半修课一半泡在海里的日子。毕业后的空档,妮妮也来到恒春陪我,原先只打算当作暑期度假,过段时日就一起回台北,没想到她也澈底爱上了这片海和自由,干脆两个人都留了下来。大家都说恒春的土地会黏人,果真没错。
我们都是学建筑的,通常在都市的游戏规则里,毕业的下一步就是进入事务所,没日没夜地画着设计图,那并非我们期望的未来,决心移居恒春后,幸运地遇见了这间三层楼的老透天厝,让我们能够一步步实现对于空间的想像,花了好几周的时间亲手拆除所有旧木作,再慢慢组建新的物件,在老屋原始基底上开始了新的生活。

(图:小日子)
一直以来我都有开民宿的想法,所以扣除两人起居空间之外的区域,自然而然成了“自在他方”的雏形,是我们心目中简单而舒适的背包旅宿,没有特定风格,空间里每一项器物与老件都是我们喜欢的,在一楼提供我们爱吃的早午餐,由喜爱烹饪的妮妮掌厨,我来冲煮咖啡,给予旅人一小段惬意的时光,也分享我们喜欢的日常。
经营民宿的日子绝称不上轻松,早就开始忙碌备料,接着处理房务事项到晚上,有时深夜也须协助解决房客遇到的问题,老实说紧凑的步调让我们有些迷失了,所以决定暂停早午餐店,才终于找回一些些时间得以专注在自己,也多了机会认识其他在这生活的人们。后来因为疫情,不得不把民宿暂停,面对突然多出的空白,也许正是时候调整成另一种更贴近理想的生活状态,於是,花了大约半年的时间,细细筛选出我们所爱的生活器具,选物店“野器”就这样诞生了。
因为生活是从自身出发再慢慢累积成一个完整的样子,一直以来都期望通过我们的分享和推荐,能让每个旅客从小小的器物开始意识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模样,从民宿里的小小展示橱柜,到现在整理出完整一楼店面空间,挑选贩售的物件多是基本经典的样式,能够融入不同环境同时又能散发各自的气质,希望物件能被人们经常且长久地使用着。
落脚恒春已经快满七年了,发现日子愈过愈简单,如果说过去旅行的短暂停留是认识自己的过程,那么落实到生活就是反复验证自我的选择。不论民宿还是选物店,每个开始和遇到的困难都是没有前例的第一次,所幸这里多的是时间,可以让我们慢慢摸索。我们应该算是比较文静的恒春人吧,但在这里没有人会干涉你,生活即是一种创作,一点点捏塑出理想的样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前进。

(图: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