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彭菲菲】天价摄影师眼中的莱茵河与新加坡港口

摄影师Andreas Gursky用相机纪实,又用数字科技“寄情寓意”。(图:维基百科)

2011年,《莱茵河2号》在拍卖会上以430万美元(约581万新元)的价格成交,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摄影作品。一个被相机纪实却又不存在的景象,是创作者“寄情寓意”的载物。

谈起德国的山川景色,总会让人联想到莱茵河(Rhine),毕竟这条流经欧洲五国,长达1232公里的巨河,其中有1000公里是在德国境内蜿蜒的,沿岸有葡萄园、田野城镇与古堡。

但是工业革命后,河畔除了矗立了许多重工业厂房外,也成为交通最繁络的河道,交通工具以及工厂排放物污染并毒害了莱茵河。沿岸人民虽迭有抗议,而政府也早已建立相关保育机构,却迟至1986年才有了国际莱茵河保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hine,简称ICPR)首次的行动纲领,目的是让河水再度清澈。 

430万美元的摄影作品

安德烈亚斯· 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一位居住在杜塞道夫(Düsseldorf)莱茵河畔的摄影师,分别在1996、1999年拍了取名为《莱茵河》(Rhein)、《莱茵河2号》(Rhein II) 的作品。照片上无船,无建筑物,更遑论人的踪迹,颇有柳宗元诗作的“万径人踪灭”之感。只见涓涓河水流淌在多云的天空下,笔直地横过视野,穿过平坦的绿色田野,唯一与人有关的,只剩一道水泥自行车道以及河堤上的阶梯。究竟是工厂都撤了,还是船都停开了吗? 

都不是!古尔斯基是用了数字软件删除所有他认为不相关的细节——那些改变莱茵河面貌的工厂建筑、运输驳船,还有人。2011年,《莱茵河2号》在拍卖会上以430万美元(约581万新元)的价格成交,成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摄影作品。一个被相机纪实却又不存在的景象,是创作者“寄情寓意”的载物。

超写实视角的新加坡港口

就像他1997年的作品《新加坡港口》(Singapore Port),呈现给观众一个全景图,却又不是一幅写实的鸟瞰图,因为人眼不会有如此视角,而各项人类行为相关的元素也从未如此排列组合。

他就像中国山水画家,将自己看作是一位巨人“以大观小”,好将千里江山尽收眼底,同时又能以“小中见大”的手法顾及每一细节。他表示过自己所做的“不是纯粹的摄影”,而是从大量拍摄影像中发展出一个想法,然后在工作室中组合测试,最终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

曾经极度污染的莱茵河水质,在历经20几年的整治,已经慢慢地回复清澈。据说,这位全世界身价最高的摄影师,时常在住家附近的河畔慢跑、骑自行车。 同样的景致,不同的时空背景——水是清了,可是气候变迁带来的极端天气,也在今夏狠狠地敲醒许多德国人民。

2018年,古尔斯基的《莱茵河3号》(Rhein III),绿色田野全部变枯黄,反映的是德国史上最热的一年。去年8月,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透露,今年初将推出新的莱茵河作品。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疫情打乱了预划的展览日期,7月底的百年大水似乎也影响了他原先构思的第四部曲。

德国Duisburg的展览馆Museum Küppersmühle正在展出Andreas Gursky展。(图:彭菲菲)

古尔斯基展目前正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展出。走在这个由工厂仓库改建的私人美术馆里,我看到古尔斯基的莱茵河仍然停在2018年,那个尚未遭逢大疫的错位时空。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德国
  • 城市呼吸
  • 摄影师
  • Andreas Gursky
  • 热门 Popular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