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呼吸|黄素怀】关于“歧视”:为什么我喜欢去麦当劳

南非的一家麦当劳。(图:Unsplash/Thabang)

比如在小贩中心,我买了这家的鸡饭,就不能买另外一家的鸡饭,于是就“歧视”了他们。

最近我和朋友谈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喜欢去麦当劳(McDonald’s)、宜家(Ikea)、星巴克(Starbucks)、7-11这样的连锁商店?为什么这些地方能让我们不论身处哪个城市,都能在里面找到舒适和愉快?明明我们就时常在反对全球化的经济霸权,强调在地个体经济,支持文化多样性,然后身体却很诚实,在邻里商铺和连锁品牌中,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后者。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不论去到哪里,我们的不安全感总是把自己放到一个边缘的位置,大品牌的一视同仁让我们感觉到更自在?

过去几篇《城市呼吸》的文章,我写了菜市场、夜市、附近社区,说到要保护他们的存在,就需要控制那些挤兑他们的资本。但我发现我并不反对全球化。

当然所有事情都有其利弊。我只是想要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谈好像麦当劳这样的全球连锁商店,为什么会让我上瘾。

有选择就有歧视

好几年前,我听过经济学家薛兆丰教授的一个讲座,对他说过的一个概念尤为深刻,那就是“歧视”。经济学家说的“歧视”是一个中性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区别对待。因为他们认为有选择就有歧视,歧视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在小贩中心,我买了这家的鸡饭,就不能买另外一家的鸡饭,于是就“歧视”了他们。我的胃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区别对待是不可避免的。

我的胃容量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它很容易饱,所以它是稀缺的。经济的运行规律建立在稀缺上。这个世界稀缺的不止是有形的资源,也包含许多无形的东西,比如注意力、信任、地理位置等等。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资源稀缺就造成我们不得不对资源的用途进行选择,只要有选择,就有区别对待,区别对待就会造成歧视。
 

中国的麦当劳和肯德基KFC。(图:黄素怀)

竞争让人心胸宽广

既然歧视不可避免,那能不能减少呢?

当然,因为歧视的后果越严重,我们就会尽量减少歧视。比如,小城镇肯定比大都市更容易有歧视。因为小城镇的人同质化比较高,歧视外人不会有太大的市场损失。而大城市就未必。一个出租房子的屋主,如果对租客挑挑拣拣,他的房子很可能就租不出去;一个私人企业,如果因为一位能力很强的应聘者有纹身就不录用他,丧失的是自身的竞争力。所以说,歧视是有代价的。

不论是种族上、宗教信仰上还是性取向上都属于比较少数派的人,大概最能够在市场竞争强烈的地方找到舒适区,因为那里的歧视更少。唯利是图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人天生的心胸宽广,都是因为竞争而习得的。

信息不对称和逆向歧视

说说我自己,在泰国的山区小镇里,我因为看到一家7-11而满心欢喜。在中国偏僻的车站上,一家麦当劳能让我完全地身心放松。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感觉,为自己感到羞耻的同时,也十分佩服为什么这些大品牌能够把品质控制得如此一致。他们虽然在不同地区售卖的产品略有差别,可体验度却是高度类似的。

泰国山区小镇的7-11。(图:黄素怀)

在车站选择去麦当劳就餐,而不是去当地小饭馆,也是一种信息不对称。因为相对于我可以确定自己得到什么服务的麦当劳而言,当地的小饭店是未知的。要获取到他们的信息,需要花足够的时间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交易习惯、对待外来人的态度等等,这些都是成本。比如在香港,不谙粤语的我去自助点餐的快餐连锁店,就比急躁的小饭馆多了一些效率。

香港的本地面店,对语言能力是一种考验。(图:黄素怀)

人口流动让全世界范围像我这样漂泊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常常处于少数,我们被区别对待的次数越多,就会越有防备心理,更不敢去尝试。于是我们就常常在小饭馆和连锁店之间,选择可以让我们被一视同仁对待的连锁店。长此以往,当地的小店可能越来越难以生存,反倒被大财团取代。这可能是一种“逆向歧视”吧,为了不被歧视而产生的歧视。到底要怎么解决,我心中是无解的。

不过,意识到自己的选择,以及选择的后果,可能会让我们更谨慎,也更包容。
 

请点击《城市呼吸》系列报道,阅读更多文章。

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标签
  • 城市呼吸
  • 麦当劳
  • McDonald's
  • 热门 Popular

    Advertisement

    你可能会感兴趣 You may also like

    Advertisement